

详细介绍
26
2022
-
04
医生话健康 | 房颤危害大 治疗要趁早!
发布时间:
2022-04-26 15:40
75岁的王大爷几年前被诊断为“阵发性心房颤动”,几年来,虽然时常出现心悸、胸闷的症状,但他从来也没当回事,因为发作时间短,就擅自把医生开的药停了。不久前,他在楼下遛弯时,突然心悸、胸闷发作,还出现说话笨拙、言语不清的症状,家人急忙将患者送到我院心内一科,原来王大爷是阵发性房颤发作导致缺血性脑卒中,经过心内一科住院治疗,王大爷病情得到了缓解。
房颤发病率有多少?
房颤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一般人群中房颤发病率为0.4%-2.0%,但随年龄的增加发病率逐渐升高,65岁以上人群发病率约为5.9%,80岁以上人群发病率高达10%-30%。其最大危害是导致脑卒中,是老年人致残、致死的重要危险因素。
什么是房颤?
房颤是指心脏快速无序的心房颤动波代替了规律有序的心房电活动,从而引发患者出现胸闷、心慌、头晕、运动耐力下降等不适症状,最终导致患者出现脑卒中、心力衰竭等恶性心脑血管疾病,严重可能危及生命。
中医学将其归属于心悸、征忡、促疾、雀啄、晕厥、胸痹等范畴。病位在心,其主要症状为心悸、头脚闷、脉结代等。常与心气虚、心血不足、心脾两虚、肝肾亏虚、瘀血阻络等因素有关。其病性为本虚标实,尤以本虚为主。
如何治疗房颤?
西医房颤的治疗包括抗凝、转复并维持窦律、控制心室率及基础疾病的治疗。常见口服抗凝药物主要有传统的抗凝药物华法林和新型口服抗凝药物达比加群酯、利伐沙班等。
中医治疗房颤要根据不同的辨证分型,选取不同治疗原则和治疗药物:
心气不足型,治疗上要补益心气,用五味子汤加减;
心血亏虚型,治疗上要滋养心阴,可以用天王补心丹或朱砂安神丸;
心脾两虚型,治疗上要健脾养心,用归脾汤治疗;
肝肾阴虚型,要滋养肝肾,用一贯煎和酸枣仁汤加减;
脾肾阳虚型,以温补脾肾为主,用理中汤合真武汤加减;
心虚胆怯型,应益气养心,用平补镇心丹加减;
血脉瘀阻型,治疗上应以活血化瘀为主,用血府逐瘀汤加减。
如何预防房颤引发的脑卒中?
目前来说针对病因可以通过外科手术或胸腔镜手术达到预防卒中的目的。随着医疗水平的发展,介入方法治疗已被证明安全可行。“经导管射频消融”手术,可帮助恢复窦性心律,减少房颤患者脑卒中的发病率。
总之,房颤患者要早诊断、早治疗,在充分评估卒中和出血的基础上积极进行抗凝治疗,必要时积极采用介入治疗手段恢复窦律,降低房颤患者的中风率。对于有基础心脏疾病,如冠心病、心衰且合并房颤的患者,治疗基础疾病是关键。
心血管内一科负责人祝昕宇
心血管内一科,始建于1992年,经过近30年建设,发展扩大成为心血管、肾脏内科、高血压专科为一体的临床科室。连续多年被评为院内先进科室,2021年校临床重点专科建设科室,哈医大二院心内科专科医联体。面对改革和疫情的双重考卷,心血管内一科将中医中药、针灸、康复治疗融入到诊疗全过程,将中医的慢郎中与西医的急危重相结合,逐步探索一条取长发韧、严谨创新的心脏康复之路,成为特色中医药结合医疗体制的成功典范。
祝昕宇,主任医师,研究生学历。任437必赢会员中心心内科主任。长期从事心血管临床教学工作,并综合利用国际最新科研成果和本人研究,采用科学有效的方法治疗心血管领域的常见病及疑难杂症,成功地挽救了许多重症患者。
擅长:高血压,冠心病,高脂血症和心肌病,各种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外周血管病,糖尿病及肾病的诊疗和药物治疗。熟练掌握CRRT及中心静脉置管等技术,科室除常规治疗外,开展了继发性高血压筛查,睡眠监测,中西医结合等治疗。是原黑龙江省电力公司劳动模范,香坊区德艺双馨医师,荣获黑龙江省电力公司科技进步三等奖一项。
出诊时间:每周一至周五全天,周六上午
出诊地点:香坊区湘江路2号门诊3楼心血管内一科门诊301诊室
诊室电话:51108170
关键词:


相关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