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公告

弘扬中国国粹 传承中医文化
img
图片名称

详细介绍


16

2023

-

01

健康科普 | 新冠恢复期 针灸助您一臂之力


新冠感染“阳康”后或核酸转阴后3个月内恢复期的患者,常有不同程度的咳嗽、咳痰、气短、乏力、食欲差、焦虑、失眠多梦等症状。此时患者处于中医外感“正虚邪恋”阶段,人体对抗外感邪气,消耗了大量正气,而外感病邪尚未完全驱逐体内。针对此类患者,437必赢会员中心针灸科,根据《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十版)》,提供中医特色治疗方案。

01 心理治疗

患者常存在紧张焦虑情绪,应当加强心理疏导,必要时辅以药物治疗。

02 中药辩证施治

(1)乏力伴呕恶,痞满,大便无力,便溏。

推荐处方:六君子汤加减。

(2)乏力伴气短, 口干, 口渴,心悸,汗多,干咳少痰。

推荐处方:沙参麦冬汤加减。

03 针灸治疗

(1)乏力伴干咳痰少,咽痛,或伴有胸闷脘痞,呕恶纳呆,便溏或大便粘滞不爽。

针灸治疗推荐穴位:合谷、后溪、阴陵泉、太溪、肺俞、脾俞。

(2)乏力伴干咳,咽痛,口干,咽干,便秘。

针灸治疗推荐穴位:内关、孔最、曲池、气海、阴陵泉、中脘。

(3)乏力伴烦渴,喘憋气促。

针灸治疗推荐穴位:大椎、肺俞、脾俞、太溪、列缺、太冲。

(4)乏力伴口干,口渴,心悸,汗多,纳差,干咳少痰。

针灸治疗推荐穴位:足三里 (艾灸) 、百会、太溪。隔物灸贴取穴:大椎、肺俞、脾俞、孔最。

科室简介

针灸一科是集医疗、康复、教学、科研于一体的综合科室,始终坚持中医的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的思想,结合现代医学的精髓,以提高临床疗效为根本宗旨,发挥中医药的特色与优势,不断完善和优化临床优势病与常见病诊疗方案。

科室规模:目前病房开放床位30张,科室人员13人,副主任医师(护师)2人,具有研究生学历4人,具有完整的医护团队,人才结构合理。科室拥有价值260余万元的中、西医治疗设备,科室设有独立的康复治疗中心,基础设施配套完善,实力雄厚。

科室以神经系统疾病为主要研究领域,秉承中医针灸传统精华,结合当今国内外神经内科学、康复科学最新理论,针对针灸科的诸多疑难杂症,取得了显著临床疗效。

专家简介

包瑞,437必赢会员中心针灸科一病房负责人,副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第六批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人,黑龙江省第二批青年名中医。

主要成果

主持厅局级课题3项,参与课题6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主要研究者1项,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主要研究者1项,省教改课题1项,厅局级课题3项,发表SCI论文4篇,核心期刊论文18篇,参编著作6部。获得黑龙江省科技进步奖三等奖1项,黑龙江省中医药管理局科技进步奖一等奖2项,黑龙江省中医药管理局新技术奖一等奖2项,教学方面获得院级教学大奖赛一等奖2项,校级教学大奖赛三等奖2项。

社会兼职

1.世中联神志病分会理事

2.中华中医药学会疼痛分会青年委员

3.中华中医药学会络病分会委员

4.中国民族医药学会科普分会常务理事

5.中国民族医药学会脑病分会理事

6.中国民族医药学会针灸分会理事

7.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脑病分会委员

8.中国中医药信息学会科学普及分会常务理事

9.中国民族医药学会筋骨养护分会常务理事

主治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梗死急性期及恢复期、脑出血恢复期、真假性延髓麻痹(吞咽障碍)、言语障碍、头痛、三叉神经痛、眩晕、失眠、面瘫、截瘫、颈、腰椎病等神经内科疾病及排尿障碍。

特色疗法

1.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脑血管病急性期及恢复期(偏瘫、吞咽障碍、言语障碍等脑梗死、脑出血后遗症)。

2.电项针治疗真、假性延髓麻痹(吞咽障碍)。

3.电针治疗尿潴留、尿失禁、膀胱过度活动综合症(尿急、尿频、尿失禁)。

4.中西结合综合疗法治疗头痛、眩晕、失眠、耳鸣、面瘫、颈、腰椎病。

出诊时间:每周一至周五全天,周六上午

出诊地点:香坊区湘江路2号门诊1楼针灸科门诊103诊室

诊室电话:51108146

关键词:

img
图片名称

相关文件